上古天真论:行健之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当然不能夺走“六节之天”在中医学的统治地位,也不如“覆盖之天”在生理病理上实用,但却是素问第一篇谈论的重点,探讨生理病理之前必须交代的前言,诚为治未病之始祖也。
天真:谓不杂人心之智慧巧伪。使虚明清健之天德在吾体率行无碍,天年可得。人倘能行恬淡虚无之天真,则天真之上者,可及于真人。天真,非但真人行之,常人亦有天真可论者,天命也。 大学谓“所受之谓命”。朝菌生而难见天日,一朝终其一生,朝菌天命之真也;燕雀出卵,一月比于父母而能飞,燕雀天命之真也;人十月怀胎成形,二七二八比于父母,七七八八终归尘土,人命之天真也。故论人命生理者,当从天真谈起,女七七男八八,天命之大数也。
天癸: 谈上古天真论,避不开“天癸”二字,这里与各位看官交流一下自己对天癸的理解。天,阳健之谓;癸,归也,位当北方壬子癸之左。这天癸二字不但见于医书,丹家同样重视有加,二者探讨的对象都是人体。修正认为二者所论的天癸,是同源异用。 上古天真论曰“天癸至……故(能)有子”,历代医家对此理解虽然稍有不同,然而对天癸产生的部位和功用却没有多少异议。但若能旁通丹家对天癸的认识,无疑会加深我们对天癸的理解。 “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生神便知”,“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实际上他们对我们早有了颇为深入的“旁通”,才有逆顺颠倒之说。 医家天癸,指的是人体精气充足,具备了产生各种少阳之气的能力,这一生理状态。 丹家天癸则可以列入医家少阳之气的范围内。在东北方壬甲乙癸这一无法截然强分的联合体中,一阳之气凭附发生,强分为先天、后天、先天之先天、后天之后天,先天清而后天浊,清本行健,浊与欲齐。医家听天由命,从少阳立始春,敷布吾体化作血肉之依赖;丹家立己招戊,造太素观紫烟,逆摄归炉借探性命之究竟。
此行健之天不是没有医学价值的,不明者要想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一定会遇到困难。 素问后面几篇,如四气调神大论的“天气清静光明者也”,生气通天论的“苍天之气”和“天运当以日光明” ,谈的都是行健之天。 此本无色无住之天,不关日月四时也。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这样的经文必须明白。若说周易谈论的对象漫无边际,周易参同契的目标可是明明白白的人体,不妨参考周易参同契。啰嗦一句,“药不瞑眩阙疾弗疗”讲的也不是用药剂量的足够与否,此医学之上乘,修正修习未达,不敢不讲,也不敢乱讲。
医字曾经从巫,祖宗记载明明白白。 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有超过一半的道家内容;内经一书记载象数内容的章节数不胜数,这些难道都是迷信?历史的事实是:中医和道丹、象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认不理者,很难看懂中医经典,也不符合历史唯物观。如果说与“迷信”沾边会影响一名学者的清誉,从而不再理睬那些曾经与道家、象数学有渊源的医学著作,那就一定不是一名地道的中医学者。 最担心的是,今天的“中医学者”们是否还具备这样宽广的学问基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