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江南辟谷访道记 5


原先说好跟高澄道长一起去参加天台华顶的会议,正好天台统战部那边有会议要道长参加,我先上山,华顶是天台主峰,比桐柏宫位置高,道长下山,中午再来。
养生会议下午开。
休息了一夜,早上起来,阳光灿烂,道长们做早课,居士们有的散步,有的练功。我先去了紫阳殿礼拜,并求一签。
走到院子里,许女士说有位上海的高先生昨晚到了,是我的博友,夜里没处住,在外面静坐了一夜。许女士就过去找高先生了。我们谈到《终南修仙记》,高先生很看好这部小说,他和许女士谈了很多,我是后来听了一些。高先生认为我应该把《终南修仙记》写完,可以拍电视剧。还认为我应该按自己的愿望去阅藏。感谢他看重《终南修仙记》,我知道自己写作上的局限,暂时是完不成这部小说。我在路上还给王女士、许女士讲过一些小说构思,某些情节借鉴了张玉仙的故事,我讲了一回《相地寻龙脉,救民擒妖灵》,相地的故事来自我的经验,写道家相地术,王女士、许女士都喜欢《易经》,我告诉她们“连山易”就在大格局的龙脉风水中,“归藏易”在阴宅风水中。救民的故事来自张玉仙以道术降服一个享受多年香火的妖灵的故事。两个女士听得入神。把《终南修仙记》拍电视剧,我想都未想,倒是去年上海的顾先生说了和高先生一样的话。这部小说只写修仙者的个人事迹,没有大的社会背景,故事结构受当时连载的影响,一回一个小故事,难以展开来写。所以,很难拍成影视作品。除非重新改写。
先生静坐了一夜,许女士说他很有收获,便下山了。下山前见到李道爷,便供养他。
女士见我在晨光下眺望,过来问我,我说在看桐柏宫祖山龙脉,她说怎么看?我告诉她怎么看,结果,她说自己看见远山龙脉的气了。她看见的脉气是白色的,而我看见的是金色的。白色、金色,不过是心相而已。王女士请教风水之理,我说,把你要看的山形当成有生命的人,山河有灵,就是一个人,龙脉就是人体的经络,龙穴就是人体的丹田。看风水如同修炼,比如下丹田是龙穴,是聚气的,右手是白虎,左手是青龙,青龙白虎在下丹田一环抱,元气就护养了,凝聚了,这就是风水真谛。龙穴有生生不息的妙用,就好比女性的子宫的生育功能一样,这就是寻龙点穴之道。王女士很惊异,说我讲的是“真传一句话”。她是修炼的人,立马双手环抱于下丹田、中丹田,在聚自己身体的龙脉之气。要把山河大地看作有灵性的大生命,才能看风水。灵穴聚气,不是有神明护佑,就是有精灵修炼。这是道家的说法,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但把山川形胜看作有灵性的大生命,可以与你的心灵对话,这是道家风水的境界,也是修道的境界,不单单是看风水的道术了,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后来,上次和我一起访道桐柏宫的卢先生专程从宁波赶来,住了两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地方,一路我给他讲了很多风水形胜之理,他一听就明白。山下并排有两家饭馆,一家生意红火,一家生意冷落,我们到生意冷落的那家吃饭,我指出风水上的缺陷,导致他生意不旺,实际上只需要人为地修补一下就能转运。我去过仙居,闻玄真道长是个风水大家,他两年多复兴了道家第十大洞天凝真宫,筹集到了建筑用的巨资,风水形胜所造气运起了相当作用,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道缘、道行、道愿、道功、道术的作用。以后我会专门写闻道长。
桐柏宫要做法会,王女士和许女士留下参加法会。小易问她能不能跟我一起去参加会议。当然可以。桐柏宫的师傅开车送我们山上,华顶是天台主峰,开会的地方在华顶山庄。一路盘旋,观看青山绿水,山脉起伏,远山黛淡,近处青翠。到了华顶山庄,我们是来得最早的与会者。我和小易拿到了资料,这才了解到这次养生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原来天台县要把天台打造成养生圣地,搞了“华顶杯”养生征文,这次会议先是“华顶杯”征文的颁奖仪式,然后是学术探讨、未来规划、养生交流。论文集有18篇文章,16开本的文集,130多页,我常年累月看稿子,习惯了,远道而来,会议在下午两点开,我们早上七点就到了,先得把论文集阅读了。这里环境很好,一人难以合抱的数百年古松,顶天立地,院子里曲曲折折的长桥,通向池塘和后山,阳光都是湿润的,野鸭不时在水塘里叫着戏水。
论文看了大半,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大约是10点多,我辟谷,小易也要辟谷,我简单地教了她呼吸法,然后我们去散步。沿山路而上,渐渐就走到山顶去了。华顶是李白读书的地方,也是书圣王羲之拜白云真人学习书道的地方,更是丹道大师葛玄修炼之地。修整好的石阶,曲径通幽,青松满山,怪枝盘曲的是云锦杜鹃树,花谢之后,树干显得充满怪异的情趣,我当时不知道是云锦杜鹃树,论文集里提到过,猜想应该是云锦杜鹃。可以想象春天来了,满山杜鹃,如霞似锦,多么壮观。越往上走,视野越广阔。我们不时回头看看风景,游历的经验告诉我,绝妙风景常在回首之间发现,所以,不能只是一个劲地往前看,往上走,还要回首看看,向四周看看。
石阶边塑料垃圾很多,塑料袋,易拉罐,矿泉水瓶子,喝了牛奶的袋子,国人旅游很奇怪,总是随手丢垃圾,即便旁边有垃圾桶,也要把垃圾丢在桶外。小易不时捡拾垃圾,放到垃圾箱桶里。几天的访道游山中,小易经常这样做,我也学她,捡拾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名山大川,祖庭圣地,环保工作需要大家自觉搞好。
一路上,和小易谈了一些她的未来。我建议她走常道之路,结婚成家,并不耽误修行。我对女性修炼向来抱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在于我见过的女性修炼者走向神神道道之路而影响自己现实生活的人很多。小易讲了这些年的见闻,感到走常道之路的确很宝贵。在初到桐柏宫的第一个晚上,在讲“大养生”课之前我给小易看过命理,真是难得的善良而有悟性之人。看她命相,遇水则生,讲课前还在纸上给她写过。游华顶,突然想起了一位好友未婚,名字里带水,还带两个水。我向她介绍了我的朋友,也打电话问了朋友是否有对象,朋友说没有。相处久了,许女士喜欢上了小易,说把小易娶回去做儿媳妇。依命理,许女士的儿子属火,小易属木,木生火,小易嫁到许老师家会旺夫;小易若和我友成家,我友对她会很好。命理上看,这两家都好。谈这件事,倒不是说小易会嫁给谁,而是探讨命理之于人生。我上次的访道记里写过汤道长,他请我去给他的隐修地看风水,他想修建道观,最后我对他说能帮助他的人,名字里带水,或者姓氏里带水,或者地名里带水,或者命理带水,总之,是遇水而生。结果,访道记博文公布后,第一个给汤道长捐款的博友名字里带“海”字,带水;第二个捐款者是宁波的卢先生,地名“波”带水;第三个捐款者是杭州的潘先生,姓氏里带水,第四个捐款者在沈阳,地名里带水。不是巧合。潘先生说只要修道观的手续合法,审批手续都办下来了,他会帮助筹资。他到过我北京的家谈这件事,这次我还会写到汤道长。修行之人,只要能修炼出混元一气,就不受五行命理的拘束,因为,五行是一气所化生,你如果是混元一气,需要金则化金,需要火则化火,这时,命理就是唯心的。这是修炼的道理。修道的人在常道中,也能依此而改变命运。修道的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事业有成,人际和顺,这都是混元一气的五行自化作用。这时,其为人就圆融了。人在一生之中,与自己能结婚缘的人不止一个,佛理而言,在于多生乃至无数生的因缘,而命理的作用,于多中选择最合适的。我和澄源的婚姻,不光有感情,也有命理,有修行,我感受到了修行对于婚姻稳固的作用巨大,感情不减,恩情如初,弥久而香,像陈酿老酒一样。我性格中的劣根性渐渐修正,使彼此的磨合减少而圆融渐多。
命理也是道术,但我不用四柱,觉得四柱太繁琐,没有用心去学,我用心易,从“梅花易数”而来,结论和四柱一样,就看起卦和断卦的灵感。起卦并不重要,断卦才是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卦可以全息地包含其他63卦的信息,一个卦可以变化出其他63卦,《焦氏易林》的奥秘正在于此。访道中懂些命理、风水、医道,会有很多用处。山上有位女士,是小易的朋友,辟谷,胃寒,身体不适,中气下陷。我就开了几味药,提升她的中气,升麻13,白术28,枳壳13,大枣13颗,桂枝3。每一味药的剂量和配伍是根据五行易数安排的。13是巽卦之数,巽为气,为升。后来,教她气脉手诀,她记忆力极好,悟性好,很快就学会,并且起了好的作用,不仅腹痛解决了,她回家后打电话说过去坐长途汽车晕车,练习过气脉手诀后不晕车了。她修炼瑜伽,气脉手诀帮助了她。看到她姓名信息和身体里寒气重,我给她取了个修道用的名字“和阳子”以调剂,不仅祝愿她家庭和睦,也祝愿她能修炼出阳和之气。对于小易,给她取了字:“玉芝”,也是调节命理。
写这一部分,也是给喜欢易理的朋友做参考。访道者应该学习易理和某些道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在此,真心祝愿那些修道好道的青年朋友们,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此生能明白大道,活得自在逍遥。我过去听过几个故事,其中一个我好像在山里对小易说起过。一个学佛的人问佛祖,学佛之人和不学佛之人,每天同样要面对烦恼,那么,学佛的益处在什么地方?佛说,学佛的人的确同样要面对人生的烦恼,但是学佛的人无住,不会住在烦恼的境界里,随事去,心随空。如果行常道而修非常道的人,能在生活中体会到这种意境,就会真正受益了。小易认识的一些修行的姐妹,她很关心她们,可总感觉她们的路子可能走错了。有个姐妹,拜了个师父,师父说她是某某神明转世。结果,这个姐妹当真了。这样的事情是我向来为女性修炼者所忧患的。
记得有一则故事,可以看作禅机。说有三个工匠在修建一座教堂,一个感叹说:“我命真苦,我在服劳役啊。”一个说:“我得挣钱养家,辛苦是辛苦,我还是要干活。”一个很少说话,只是愉快地工作,同伴问他的感受,他说:“我们在修建一座伟大的教堂,将后,会有很多人来这里亲近善道。这是多么美好庄严的事情啊。”同样的工作,由于心态的不同、认知的不同,而境界顿异。我们面对的人生和工作是一样的,但心态和认知完全可以升华到高尚而愉悦的境界。这就是修行者在常道中应该拥有的心态。
在华顶半山的凉亭小坐,周围还有茶园,小溪流水,林海滴翠。这时看华顶山庄的位置,四面有群山环抱。华顶山庄旁边有新建的华顶讲寺,在寂静的山中,显得安详。只是,从风水上看,由于香客极少,房屋高大,显得阴气比较重。下山后我和小易专门到华顶讲寺去,里面僧人很少,按照风水的道理,人少而房屋高大、房屋多,就会气虚而生阴。假如这个寺院里住的不是几个僧人,而是上百个僧人,人气一旺,寺院里的生气就自然生起来了,香客多了,生气也旺。风水的道理,就是人天(环境)互动互生的道理,看看西湖边的灵隐寺,就会知道这里阴气太重,反而不利于修行,因为虚而阴,阴而寒,身体会受环境影响。除非是大修行人,能以道力使气运随着他来转变。家居风水的大道理也如此。华顶讲寺前面的千年古松,小易叫它们神仙树。我到寺院里,在礼拜韦陀菩萨时祈祷:“愿菩萨护佑天下修行者不遇魔障。”不遇魔障,需要功德和阴德,需要福报。愿修行人从常道做起,从小事做起。
风水形胜的道理一路讲给小易听,也讲给许女士、卢先生听。这是我云游访道中的课题,观察祖庭、名山的风水形胜,考察江山与人的互动性。
中午,回到华顶山庄,我写了十余首诗,第一首是:
再入天台结道缘,一行直到华顶山。
传说李白读书处,右军来此洗笔砚。
我写诗的时候,山下的许女士、王女士和她的朋友们诗性大发,在对诗呢。你一句,我一句。我写华顶讲寺的诗是:
古木参天山如龙,白云浮空阴阳中。
山颠小坐望山寺,万绿丛里寺墙红。
想起李道爷,我也写了两首诗:
久闻此地号赤城,仙人丹光冲霄云。
我来访道遇李爷,九十四岁一道翁。

我得法本在抱龙,道德宗书八一章。
原来李爷一脉传,昆仑仙脉散丹香。
我在华顶作诗,王女士和许女士在桐柏吟诗,我下山后看卦象,见到卦中有兑卦,就知道她们聊天,没有好好修炼。她们说在对诗,我说我作诗了。王女士笑称“心有灵犀”。这是访道中的情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